close

沒有劇本的演員  文/何飛鵬  在此引用何社長的文章舒發自已的心情,若有侵權請告知,馬上刪文!


.




一個表現非常傑出的主管,外派新事業的創辦主管,我們對他的期待很高,因為他認真負責,全力投入,而且經驗豐富。但結果與我預期的完全不一樣,這個新事業困難重重,計畫一延再延,最後在他自己決定離職下收場。因為愛才、惜才,我們花了很大的工夫,終於才讓他同意回到原單位,回來之後,他彷彿又換了一個人,表現依舊良好,完全不像他在投入新事業時的窘狀。


.


這個特殊的經驗,讓我一直在思考,到底發生了什麼事?為什麼會這麼大的差別呢?後來有一次和一位成功的創業家談到創業的經驗,他說了一句讓我徹底驚醒的話:「創業就是在沒有路中能找到路!創業沒有劇本,走出來就是路!」


.


我終於知道發生了什麼事。工作者有兩種:一種是需要劇本的演員;一種是沒有劇本,自己能創造劇本的演員。創業家能摸著石頭過河,自己寫出劇本,但大多數工作者,只能照著劇本演戲,有劇本,他可能是傑出的演員,但沒有劇本,一切都不成立。


.


這位主管就是需要劇本的好演員,在現成的工作上,他表現傑出;要開創新單位、新事業,他不知所措,他會迷路!


.


有劇本的事,是已知的事,是現成的事,是有規則、有流程可依循的事,一切都是可計畫而透明的事,也是守成的事。面對這種工作,大多數人只要努力、只要負責,就可以做好。因為舞台已經搭好,演員只要上場,就可以演戲。


.


而沒有劇本的事,是未知、是探索,有高度風險,沒有現成的路徑與方法。大多數人面臨這種狀況,通常會擔心、會害怕、會手足無措,就算原有能力再強,但演出時往往大打折扣,缺乏章法。


.


沒有劇本的演員,是開創者、是探索者;有劇本的演員是守成者、是執行者。所有工作者大約都可分為這兩類,但大多數人屬於後者,真正的開創者少之又少,或許數量就是「八十/二十法則」中的百分之二十吧!


.


做為主管的人,辨認工作者是哪一種人,是重要的事。讓守成者、執行者安於工作;讓探索者、開創者去測試新機會、新事業。用錯了人,那就是一場悲劇;只不過這悲劇的責任百分之百是用錯人、選錯角色的主管。


.


至於做為主管的人,不論工作的內涵為何,通常都要具有「沒有劇本」、但能開創新局的能力。就算你主管的部門是一個清楚且具有例行任務的團隊。但是主管通常會被賦予一個目標,在高效率達成目標的前提下,主管要嘗試新方法、找出新路徑,這都是開創與探索的事。因此升上主管,不管你的個性如何,你一定要學會探索、學會開創,讓自己變成一個能從沒路中找到路的人。


.


讀後雜記:


.


剛才回應一位好友的留言,接著看到這篇文章,不就是正中下懷?一針見血嗎?原來那些創業而後成功的前輩都是這樣走過來的。想想上星期在台灣製造出很大新聞的 陳雲林會長,不也說過一句:「路是人走出來的」。似乎呼應了成功者無奈的心聲,也告知未開墾的路不是那麼好走,也印證了成功者不成功便成仁的宿命......


.


這宿命讓這陣子的我喘不過氣來...讓原本對許多事務要求不只要做了,還要求做完,還要求做好;甚至要求要做對的我有點力不從心。畢竟如此才能讓錯誤降到最低,也能讓業務學到其精髓,為何要求極近完美,唯有如此消費者才會感動,否則您如何勝出!您如何讓消費者一眼肯定您!


.


堅持了四年的一些理念及想法有點成績,對此一點都不值得驕傲,畢竟四年過去了在不景氣的同時,績效也下滑了許多,這是不爭的事實,但許多人甚至自已有時在分析或追究責任在於"不景氣" 時,倒覺得有點為自已找個台階下,這也是這陣子失眠的主因。公司資金多了、業務多了、車輛數多了、廣告多了、場內空間多了,唯有消費者減少了....常問自已這是危機的開始嗎?


.


業務曾說:「四年前的方法不見得適用於現在的環境?」,我承認的確如此,所以又想起一位客戶 宏旭曾說:「您想當一位讓員工私下讚許的leader 但公司會倒,還是要當一位讓員工私下辱罵的leader但公司永續經營」。我有答案了!而接下來就會照著如這篇文章所寫的一樣,我想當一位能從沒路中找到路的leader,而您們準備好了嗎?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forevertrustcar 的頭像
    forevertrustcar

    FTC詠信車業的部落格

    forevertrustc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